【优质肿瘤细胞价格及各类间充质干细胞系价格优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购买咨询
产品名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产品规格:1×10⁶cells/T25培养瓶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细胞简介: 1.产品名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1.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产品基本信息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产品名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产品编号:H-08-002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规格:(1-1.5)×10^6个细胞/管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冻存代次: P2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保存条件:液氮
警告:产品冻存液中含有DMSO,具有潜在的生物公害,操作者请谨慎处理。
2.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产品介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自人胎儿脐带,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具有来源广泛、可塑性强、对供者无不利影响,无异体免疫排斥反应、避免伦理争议等诸多优点,因此成为组织工程、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基因治疗等基础研究或应用领域的理想种子细胞,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可用于治疗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免疫系统等疾病,同时可辅助治疗各种血液疾病,修复造血系统。
3.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质量控制
(1) 本产品经过了病毒,细菌,真菌,支原体。
(2) 本产品经过细胞复苏活率,流式鉴定,细胞周期,生长曲线,倍增时间,克隆形成率,分化潜能检测。
4.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产品特性
(1) 本产品复苏细胞活率达至80%以上。
(2) 操作规范的条件下,本产品具有良好的传代能力,至少传至10代。
(3) 本产品具有较强的分化潜能,能分化为成骨细胞、脂肪细胞、软骨细胞等。
(4) 流式检测鉴定(CD73+,CD90+,CD105+)≥95%,(HLA-DR+、CD45+、CD34+)≦2%。
(5) 该产品仅用于科研,不可应用于临床治疗或其他方面。
5.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处理原则
(1) 在无菌的条件下处理该产品。
(2)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复苏培养后,建议冻存一部分细胞作为备份。
(3) 建议用于科研的细胞代次不超过10代。
(4) 建议细胞接种密度是(1.0-1.3)×104个活细胞/cm2,具体数量根据细胞生长状态加以调整。
6.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复苏
(1) 所需材料l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完全培养基其他选择培养基,配比如下:100ml DMEM/F12培养基 + (10~15) ml FBS +(1~2ml) 非必须氨基酸 + (1~2ml) L-谷氨酰胺l Phosphate-BufferedSaline(1×PBS)
(2) 复苏步骤l 从低温容器中取出冻存管,迅速置于37°C水浴中连续晃动,1min内快速解冻;l 在无菌条件下,将完全解冻的细胞悬液转移至含有10-15ml细胞培养基的离心管中;l 1500 rpm 离心5 min,吸弃离心后上清;l 加入适量的新鲜培养基重悬细胞,进行细胞计数及活率检测;l 根据细胞数量及活率,用完全培养基调整细胞接种密度为(1.0-1.3)×104个活细胞/cm2,将细胞悬液加入培养器皿中,轻轻摇晃使细胞均匀分布;l 在培养器皿上做好标记,转移至5%CO2、37℃、饱和湿度为95%的CO2培养箱中培养。l 观察细胞状态,隔天换液;当细胞汇合度达到80-90%时,可进行传代处理。 图1 已贴壁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40× )
7.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传代
(1) 所需材料l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完全培养基其他可用培养基,配比如下:100ml DMEM/F12培养基 + (10~15) ml FBS + (1~2ml) 非必须氨基酸 + (1~2ml) L-谷氨酰胺l Phosphate-Buffered Saline(1×PBS)l 0.25%胰蛋白酶溶液
(2) 传代步骤l 提前将完全培养基、PBS、胰蛋白酶溶液放置室温。l 在无菌条件下,小心吸弃培养器皿中的培养基。l 用1×PBS清洗细胞2次,注意操作轻柔,不要损害贴壁细胞。l 加入0.25%胰蛋白酶溶液消化细胞(根据所用培养器皿确定加入量),室温静置消化2-3min,显微镜下观察消化情况。l 当观察至80%以上细胞变圆时,加入完全培养基终止消化。l 用移液管吸取溶液,反复吹打培养器皿皿底。吹打时动作轻柔,尽量避免产生气泡。l 将细胞悬液转移至离心管中,1500rpm离心5min。l 吸弃上清,加入适量完全培养基重悬细胞沉淀,计数。l 调整细胞密度为(1.0-1.3)×104个活细胞/cm2,将细胞悬液加入培养器皿中,轻轻摇晃使细胞均匀分布。l 在培养器皿上做好标记,转移至5%CO2、37℃、饱和湿度为95%的CO2培养箱中培养。l 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状态,当汇合度达到80-90%时,可进行下一次传代处理。
8.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冻存
(1) 所需材料l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完全培养基其他可用培养基,配比如下:100ml DMEM/F12培养基 + (10~15) ml FBS + (1~2ml) 非必须氨基酸 + (1~2ml) L-谷氨酰胺l Phosphate-BufferedSaline(1×PBS)l 0.25%胰蛋白酶溶液l 间充质干细胞冻存液其他可用冻存液配方:90% FBS + 10% DMSO
(2) 冻存步骤l 提前将培养基、PBS、胰蛋白酶溶液放置室温。l 在无菌条件下,小心吸弃培养器皿中的培养基。l 用1×PBS清洗细胞2次,注意操作轻柔,不要损害贴壁细胞。l 加入0.25%胰蛋白酶溶液消化细胞(根据所用培养器皿确定加入量),室温静置消化2-3min,显微镜下观察消化情况。l 当观察至80%以上细胞变圆时,加入完全培养基终止消化。l 用移液管吸取溶液,反复吹打培养器皿皿底。吹打时动作轻柔,尽量避免产生气泡。l 将细胞悬液转移至离心管中,1500rpm离心5min,同时取样进行细胞计数。l 弃离心后上清,根据细胞计数结果,使用细胞冻存液重悬细胞,调整细胞密度为105-106个/ml,轻轻吹打混匀后分装至冻存管中,旋紧冻存管盖。l 冻存管做好标记,进行程序降温冻存,可选择冻存盒或程序降温仪其中一种方式冻存。1) 冻存盒冻存方法:冻存盒直接放于-80℃,第二天将细胞转移至液氮中长期冻存;2) 程序降温仪冻存方法:按照间充质干细胞预设程序程序降温,降温至-80℃以下后直接将细胞转移至液氮中长期冻存。
2.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组织来源:脐带
3.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产品规格:1×106cells/T25细胞培养瓶
4.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简介: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能分化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软骨细胞的多能干细胞。其具有强大的增殖能力,且参与构成造血微环境,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
Procell人脐带间质干细胞取自健康足月分娩孕妇的脐带,其拥有强大的自我更新能力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培养:
1.取出小鼠后沥干酒精,放入超净台内,固定在泡沫板上。
2.用镊子提起皮肤,用解剖剪剪开皮肤一个横切口,将皮肤向上撕开,然后剪开肌肉等,暴露出腹腔,在左侧找到脾脏,用弯头眼科镊取出脾脏,置于无菌培养皿中。
3.用生理盐水将取出的脾脏清洗多次,并剔除多余无用的组织。
4.将筛网置于平皿中,脾脏置于筛网上,用弯头镊镊住,轻轻在筛网上进行碾磨,同时不停滴加不含血清的培养液冲洗。
5.将碾磨好的细胞悬液吸入至离心管中,离心(1000rpm,5min),吸去上清(去除血液等)。
6.加入10ml培养液,吹打混匀,取样计数。
7.将稀释好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悬液分装于培养瓶中,轻轻摇晃混匀,在培养瓶上。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培养的优点:
1.研究的对象是活细胞
在实验过程中,根据要求可始终保持细胞活力,并可长时间监控、检测甚至定量评估一部分活细胞的情况,包括活细胞的形态、结构、生命活动等。
2.研究条件可以人为控制
pH、温度、氧气、二氧化碳、张力等物理化学的条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人为的控制,同时,可以施加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作为条件而进行实验观察,这些因素同样可以处于严格控制之下。
3.研究的样本可以达到比较均一性
通过细胞培养一定代数后,所得到的细胞系则可以达到均一性而属于同一类型的细胞,需要时,可采用克隆化等方法使细胞达到纯化。
4.研究内容便于观察、检测和记录
采用各种研究技术:如倒置生物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流式细胞术、激光共焦显微镜、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同位素标记等各种仪器设备
记录方式可采用摄影照片、缩时电影、电视等多种手段。
5.研究的范围比较广泛
应用的学科领域较为宽广,如细胞学、免疫学、肿瘤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
适用的对象范围广,从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一种动物的不同年龄阶段以及不同组织,都可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
6.研究的费用相对较经济
可提供大量、同一时期、重复性好的、生物学性状相似的实验对象。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现货供应,质量有保证、价格优惠、实验效果好,同时我司为您提供价格、说明书、规格、用途、实验原理等相关操作说明。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销售购买公司通过先进的技术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公司为科研人员提供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等超过140种可靠的、高质量的原代细胞。这些细胞涵盖24个正常的人类及动物的器官和系统,包括神经、心脏、肝脏、肾脏、胃肠道、肺、骨髓、脂肪、口腔、卵巢、前列腺、淋巴结、毛发、骨骼、乳腺、脐带、尿道、眼等。其中部分原代细胞由我公司独家提供。
与无限传代的细胞系不同,原代细胞的传代次数有限。但原代细胞保留了很多来源组织的重要生理特性,能高度模仿体内的情况,且没有遗传和化学的改变。因此,原代细胞成为许多研究中理想的细胞模型,包括基本的细胞生物学和生理学研究、发育生物学研究、疾病机制探索、药物筛选和疾病治疗研究等。我们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原代细胞从健康的人组织中分离,分离和纯化采用专有技术,并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细胞活力状态良好时进行冻存。我们还提供定制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细胞成分分离服务,包括细胞DNA,RNA和蛋白质。
1.神经细胞系统Nervous System
货号 | 产品名称 | 货号 | 产品名称 | |
1000 | 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HBMEC (5×105/1ml) | 1001 | 内皮细胞培养基ECM | |
1100 | 人脑血管平滑肌细胞HBVSMC (5×105/1ml) | 1101 | 平滑肌细胞培养基SMCM | |
1110 | 人脑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HBVAF (5×105/1ml) | 2301 | 成纤维细胞培养基FM | |
1200 | 人脑血管周细胞HBVP (5×105/1ml) | 1201 | 周细胞培养基PM | |
1300 | 人脉络丛内皮细胞HCPEC (5×105/1ml) | 1001 | 内皮细胞培养基ECM | |
1310 | 人脉络丛上皮细胞HCPEpiC (5×105/1ml) | 4101 | 上皮细胞培养基EpiCM | |
1320 | 人脉络丛成纤维细胞HCPF (5×105/1ml) | 2301 | 成纤维细胞培养基FM | |
1400 | 人脑膜细胞HMC (5×105/1ml) | 1401 | 脑膜细胞培养基MenCM | |
1520 | 人神经元HN | (1×106/1ml) | 1521 |
神经细胞培养基NM |
1520-5 | (5×106/1ml) | |||
1520-10 | (10×106/1ml) | |||
1530 | 人小脑颗粒细胞HCGC (1×106/1ml) | 1521 | 神经细胞培养基NM | |
1540 | 人海马神经元HN-h (1×106/1ml) | 1521 | 神经细胞培养基NM | |
1550 | 人中脑神经元HN-mb (1×106/1ml) | 1521 | 神经细胞培养基NM | |
1560 | 人脑干神经元HN-bs (1×106/1ml) | 1521 | 神经细胞培养基NM | |
1600 | 人少突胶质前体细胞HOPC (1×106/1ml) | 1601 | 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培养基OPCM | |
1610 | 人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球形 HOPC-os ( 5×106/1ml) | 1611 | 少突细胞培养基OsM | |
1700 | 人雪旺细胞HSC (5×105/1ml) | 1701 | 雪旺细胞培养基SCM | |
1710 | 人神经束膜细胞HPNC (5×105/1ml) | 2301 | 成纤维细胞培养基FM | |
1800 | 人星形胶质细胞HA | (1×106/1ml) | 1801 |
星形胶质细胞培养基AM |
1800-5 | (5×106/1ml) | |||
1800-10 | (10×106/1ml) | |||
1810 | 人小脑星形胶质细胞HA-c (5×105/1ml) | 1801 | 星形胶质细胞培养基AM | |
1820 | 人脊髓星形胶质细胞HA-sp (5×105/1ml) | 1801 | 星形胶质细胞培养基AM | |
1830 | 人海马星形胶质细胞HA-h (5×105/1ml) | 1801 | 星形胶质细胞培养基AM | |
1840 | 人脑干星形胶质细胞HA-bs (5×105/1ml) | 1801 | 星形胶质细胞培养基AM | |
1850 | 人中脑星形胶质细胞HA-mb (5×105/1ml) | 1801 | 星形胶质细胞培养基AM | |
1870 | 人视网膜星形胶质细胞HRA (5×105/1ml) | 1801 | 星形胶质细胞培养基AM | |
1900 | 人小胶质细胞HM (1×106/1ml) | 1901 | 小胶质细胞培养基MM |
2.sciencell真皮细胞系统Dermal Cell System
货号 | 产品名称 | 货号 | 产品名称 | |
2000 | 人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HDMEC (5×105/1ml) | 1001 | 内皮细胞培养基ECM | |
2010 | 人真皮淋巴管内皮细胞HDLEC (5×105/1ml) | 1001 | 内皮细胞培养基ECM | |
2020 | 人真皮微血管内皮细胞-成人HDMEC-a (5×105/1ml) | 1001 | 内皮细胞培养基ECM | |
2100 | 人表皮角质细胞-新生HEK (5×105/1ml) | 2101 | 角质细胞培养基KM | |
2110 | 人表皮角质细胞-成人HEK-a (5×105/1ml) | 2101 | 角质细胞培养基KM | |
2120 | 人表皮角质细胞-胎儿HEK-f (5×105/1ml) | 2101 | 角质细胞培养基KM | |
2200 | 人表皮黑色素细胞-浅色素HEM-l (5×105/1ml) | 2201 | 黑色素细胞培养基MelM | |
2210 | 人表皮黑色素细胞-中色素HEM-m (5×105/1ml) | 2201 | 黑色素细胞培养基MelM | |
2220 | 人表皮黑色素细胞-深色素HEM-d (5×105/1ml) | 2201 | 黑色素细胞培养基MelM | |
2230 | 人黑色素细胞-成人HEM-a (5×105/1ml) | 2201 | 黑色素细胞培养基MelM | |
2300 | 人真皮成纤维细胞-胎儿HDF-f (5×105/1ml) | 2301 | 成纤维细胞培养基FM | |
2310 | 人真皮成纤维细胞-新生HDF-n (5×105/1ml) | 2301 | 成纤维细胞培养基FM | |
2320 | 人真皮成纤维细胞-成人HDF-a (5×105/1ml) | 2301 | 成纤维细胞培养基FM | |
2350 | 人真皮成纤维母细胞-成人-丝裂霉素C处理 | (1×106/1ml) | 2301 |
成纤维细胞培养基FM |
2350-2 | (2×106/1ml) | |||
2350-5 | (5×106/1ml) |
3.sciencell毛发细胞系统Hair Cell System
货号 | 产品名称 | 货号 | 产品名称 |
2400 | 人毛乳头细胞HHDPC (5×105/1ml) | 7501 | 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基MSCM |
2410 | 人生发基质细胞HHGMC (5×105/1ml) | 7501 | 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基MSCM |
2420 | 人毛囊外根鞘细胞HHORSC (5×105/1ml) | 7501 | 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基MSCM |
2430 | 人毛囊内根鞘细胞HHIRSC (5×105/1ml) | 7501 | 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基MSCM |
2440 | 人毛囊角质细胞HHFK (5×105/1ml) | 2101 | 角质细胞培养基KM |
4.sciencell淋巴细胞系统Lymphatic Cell System
货号 | 产品名称 | 货号 | 产品名称 |
2500 | 人淋巴内皮细胞HLEC (5×105/1ml) | 1001 | 内皮细胞培养基ECM |
2530 | 人淋巴成纤维细胞HLF (5×105/1ml) | 2301 | 成纤维细胞培养基FM |
3910 | 人胸腺上皮细胞 HTyEpiC (5×105/1ml) | 3911 | 胸腺上皮细胞培养基TyEpiCM |
3930 | 人胸腺成纤维细胞 HTyF (5×105/1ml) | 2301 | 成纤维细胞培养基FM |
5.sciencell扁桃体细胞系统 Tonsil Cell System
货号 | 产品名称 | 货号 | 产品名称 |
2560 | 人扁桃体上皮细胞HTEpiC (5×105/1ml) | 2561 | 扁桃体上皮细胞培养基TEpiCM |
2570 | 人扁桃体成纤维细胞HTF (5×105/1ml) | 2301 | 成纤维细胞培养基FM |
6.sciencell口腔细胞系统Oral Cell System
货号 | 产品名称 | 货号 | 产品名称 |
2610 | 人口腔角质细胞HOK (5×105/1ml) | 2611 | 口腔角质细胞培养基OKM |
2620 | 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nF (5×105/1ml) | 2301 | 成纤维细胞培养基FM |
2630 | 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LF (5×105/1ml) | 2301 | 成纤维细胞培养基FM |
7.sciencell胃肠细胞系统Gastrointestinal Cell System
货号 | 产品名称 | 货号 | 产品名称 |
2700 | 人食道微血管内皮细胞 HEMEC (5×105/1ml) | 1001 | 内皮细胞培养基 ECM |
2710 | 人食道平滑肌细胞HESMC (5×105/1ml) | 1101 | 平滑肌细胞培养基SMCM |
2720 | 人食道上皮细胞HEEpiC (5×105/1ml) | 4121 | 上皮细胞培养基-2 EpiCM-2 |
2730 | 人食道成纤维细胞 HEF (5×105/1ml) | 2301 | 成纤维细胞培养基FM |
2810 | 人胃平滑肌细胞HGSMC (5×105/1ml) | 1101 | 平滑肌细胞培养基SMCM |
2900 | 人肠微血管内皮细胞HIMEC (5×105/1ml) | 1001 | 内皮细胞培养基ECM |
2910 | 人肠平滑肌细胞HISMC (5×105/1ml) | 1101 | 平滑肌细胞培养基SMCM |
2920 | 人肠成纤维细胞HIF (5×105/1ml) | 2301 | 成纤维细胞培养基FM |
2930 | 人结肠微血管内皮细胞HCoMEC (5×105/1ml) | 1001 | 内皮细胞培养基ECM |
2940 | 人结肠平滑肌细胞HCoSMC (5×105/1ml) | 1101 | 平滑肌细胞培养基SMCM |
2950 | 人结肠上皮细胞HCoEpiC (5×105/1ml) | 2951 | 结肠上皮细胞培养基CoEpiCM |
2980 | 人直肠平滑肌细胞HRSMC (5×105/1ml) | 1101 | 平滑肌细胞培养基SMCM |
8.sciencell肺细胞系统Pulmonary Cell System
货号 | 产品名称 | 货号 | 产品名称 | |
3000 | 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HPMEC (5×105/1ml) | 1001 | 内皮细胞培养基ECM | |
3100 | 人肺动脉内皮细胞HPAEC (5×105/1ml) | 1001 | 内皮细胞培养基ECM | |
3110 | 人肺动脉平滑肌细胞HPASMC (5×105/1ml) | 1101 | 平滑肌细胞培养基SMCM | |
3120 | 人肺动脉成纤维细胞HPAAF (5×105/1ml) | 2301 | 成纤维细胞培养基FM | |
3200 | 人肺泡上皮细胞HPAEpiC (1×106/1ml) | 3201 | 肺泡上皮细胞培养基AEpiCM | |
3210 |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piC (5×105/1ml) | 3211 | 支气管上皮细胞培养基BEpiCM | |
3220 | 人气管上皮细胞HTEpiC (5×105/1ml) | 3211 | 支气管上皮细胞培养基BEpiCM | |
3230 | 人小气道上皮细胞HPSAEpiC (5×105/1ml) | 3231 | 小气道上皮细胞培养基SAEpiCM | |
3300 | 人肺成纤维细胞HPF | (5×105/1ml) | 2301 | 成纤维细胞培养基FM |
3300-1 | (1×106/1ml) | |||
3310 | 人肺成纤维细胞-成人 HPF -a (5×105/1ml) | 2301 | 成纤维细胞培养基FM | |
3400 | 人支气管平滑肌细胞HBSMC (5×105/1ml) | 1101 | 平滑肌细胞培养基SMCM | |
3410 | 人气管平滑肌细胞HTSMC (5×105/1ml) | 1101 | 平滑肌细胞培养基SMCM | |
3420 | 人支气管成纤维细胞HBF (5×105/1ml) | 2301 | 成纤维细胞培养基FM |
9.sciencell骨骼肌细胞系统Skeletal Muscle Cell System
货号 | 产品名称 | 货号 | 产品名称 |
3500 | 人骨骼肌细胞HSkMC (5×105/1ml) | 3501 | 骨骼肌细胞培养基SkMCM |
3510 | 人骨骼肌卫星细胞HSkMSC (5×105/1ml) | 3501 | 骨骼肌细胞培养基SkMCM |
3520 | 人骨骼肌成肌细胞HSkMM (5×105/1ml) | 3501 | 骨骼肌细胞培养基SkMCM |
10.sciencell内分泌细胞系统Endocrine Cell System
货号 | 产品名称 | 货号 | 产品名称 |
3600 | 人肾上腺微血管内皮细胞HAdMEC (5×105/1ml) | 1001 | 内皮细胞培养基ECM |
3610 | 人肾上腺皮质细胞HAdCC (5×105/1ml) | 7501 | 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基MSCM |
3630 | 人肾上腺成纤维细胞HAdF (5×105/1ml) | 2301 | 成纤维细胞培养基FM |
3830 | 人胰腺星形细胞HPaSteC (5×105/1ml) | 5301 | 星形细胞培养基SteCM |
11. sciencell甲状腺细胞系统 Thyroid Cell System
货号 | 产品名称 | 货号 | 产品名称 |
3730 | 人甲状腺成纤维细胞HThF (5×105/1ml) | 2301 | 成纤维细胞培养基FM |
12.sciencell肾脏细胞系统Renal Cell System
货号 | 产品名称 | 货号 | 产品名称 |
4000 | 人肾小球内皮细胞HRGEC (5×105/1ml) | 1001 | 内皮细胞培养基ECM |
4100 | 人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RPTEpiC (5×105/1ml) | 4101 | 上皮细胞培养基EpiCM |
4110 | 人肾皮质上皮细胞HRCEpiC (5×105/1ml) | 4101 | 上皮细胞培养基EpiCM |
4120 | 人肾脏上皮细胞HREpiC (5×105/1ml) | 4101 | 上皮细胞培养基EpiCM |
4200 | 人肾系膜细胞HRMC (5×105/1ml) | 4201 | 肾系膜细胞培养基MCM |
13.sciencell尿道细胞系统Urethral Cell System
货号 | 产品名称 | 货号 | 产品名称 |
4300 | 人膀胱微血管内皮细胞HBdMEC (5×105/1ml) | 1001 | 内皮细胞培养基ECM |
4310 | 人膀胱平滑肌细胞HBdSMC (5×105/1ml) | 1101 | 平滑肌细胞培养基SMCM |
4320 | 人尿道上皮细胞HUC (5×105/1ml) | 4321 | 尿道上皮细胞培养基UCM |
4330 | 人膀胱基质成纤维细胞HBdSF (5×105/1ml) | 2301 | 成纤维细胞培养基FM |
14.sciencell男性生殖细胞系统Male Reproductive Cell Systems
货号 | 产品名称 | 货号 | 产品名称 |
4400 | 人前列腺微血管内皮细胞HPrMEC (5×105/1ml) | 1001 | 内皮细胞培养基ECM |
4410 | 人前列腺上皮细胞HPrEpiC (5×105/1ml) | 4411 | 前列腺上皮细胞培养基PEpiCM |
4430 | 人前列腺成纤维细胞HPrF (5×105/1ml) | 2301 | 成纤维细胞培养基FM |
4450 | 人精囊微血管内皮细胞HSVMEC (5×105/1ml) | 1001 | 内皮细胞培养基ECM |
4460 | 人精囊上皮细胞HSVEpiC (5×105/1ml) | 4121 | 上皮细胞培养基EpiCM-2 |
4470 | 人精囊成纤维细胞HSVF (5×105/1ml) | 2301 | 成纤维细胞培养基FM |
4500 | 人睾丸血管内皮细胞HTEC (5×105/1ml) | 1001 | 内皮细胞培养基ECM |
4510 | 人睾丸间质细胞HLC (5×105/1ml) | 4511 | 睾丸间质细胞培养基LCM |
4520 | 人睾丸支持细胞 HSerC (5×105/1ml) | 4521 | 睾丸支持细培养基SerCM |
15.sciencell骨细胞系统Skeletal Cell System
货号 | 产品名称 | 货号 | 产品名称 |
4600 | 人颅骨成骨细胞HCO (5×105/1ml) | 4601 | 成骨细胞培养基ObM |
4610 | 人股骨成骨细胞HO-f (5×105/1ml) | 4601 | 成骨细胞培养基ObM |
4650 | 人关节软骨细胞HC-a (5×105/1ml) | 4651 | 软骨细胞培养基CM |
4700 | 人滑膜细胞HS (5×105/1ml) | 4701 | 滑膜细胞培养基SM |
4800 | 人髓核细胞HNPC (5×105/1ml) | 4801 | 髓核细胞培养基HNPC |
4810 | 人纤维环细胞HAFC (5×105/1ml) | 4801 | 髓核细胞培养基HNPC |
16.sciencell肝细胞系统Hepatic Cell System
货号 | 产品名称 | 货号 | 产品名称 | |
5000 | 人肝窦内皮细胞HHSEC (5×105/1ml) | 1001 | 内皮细胞培养基ECM | |
5200 |
人肝细胞HH |
(1×106/1ml) | 5201 | 肝细胞培养基HM |
5200-2 | (2×106/1ml) | |||
5300 | 人肝星形细胞HHSteC (5×105/1ml) | 5301 | 星形细胞培养基SteCM | |
5430 | 人胆囊成纤维细胞HGBF (5×105/1ml) | 2301 | 成纤维细胞培养基FM |
17.sciencell脾脏细胞系统 Spleen Cell System
货号 | 产品名称 | 货号 | 产品名称 |
5500 | 人脾脏内皮细胞HSEC (5×105/1ml) | 1001 | 内皮细胞培养基ECM |
5530 | 人脾脏成纤维细胞HSF (5×105/1ml) | 2301 | 成纤维细胞培养基FM |
18.sciencell心脏细胞系统Cardiac Cell System
货号 | 产品名称 | 货号 | 产品名称 |
6000 | 人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HCMEC (5×105/1ml) | 1001 | 内皮细胞培养基ECM |
6020 | 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HCAEC (5×105/1m) | 1001 | 内皮细胞培养基ECM |
6100 | 人主动脉内皮细胞HAEC (5×105/1ml) | 1001 | 内皮细胞培养基ECM |
6110 | 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SMC (5×105/1ml) | 1101 | 平滑肌细胞培养基SMCM |
6120 | 人主动脉成纤维细胞HAAF (5×105/1ml) | 2301 | 成纤维细胞培养基FM |
6200 | 人心肌细胞HCM (1×106/1ml) | 6201 | 心肌细胞培养基CMM |
6210 | 人心肌细胞-成人HCM-a (1×106/1ml) | 6201 | 心肌细胞培养基CMM |
6300 | 人心脏成纤维细胞HCF (5×105/1ml) | 2331 | 成纤维细胞培养基-2 FM-2 |
6310 | 人心脏成纤维细胞-成人心室HCF-av (5×105/1ml) | 2301 | 成纤维细胞培养基FM |
6320 | 人心脏成纤维细胞-成人心房HCF-aa (5×105/1ml) | 2301 | 成纤维细胞培养基FM |
6330 | 人心脏成纤维细胞-成人HCF-a (5×105/1ml) | 2331 | 成纤维细胞培养基-2 FM-2 |
6340 | 人心脏成纤维细胞-胎儿心房 HCF-fa (5×105/1ml) | 2301 | 成纤维细胞培养基FM |
6430 | 人心包成纤维细胞 HPcF (5×105/1ml) | 2301 | 成纤维细胞培养基FM |
19.sciencell视觉细胞系统Ocular Cell System
货号 | 产品名称 | 货号 | 产品名称 |
6510 | 人角膜上皮细胞HCEpiC (5×105/1ml) | 6511 | 角膜上皮细胞培养基CEpiCM |
6520 | 人角膜细胞HK (5×105/1ml) | 2301 | 成纤维细胞培养基FM |
6540 | 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HRPEpiC (5×105/1ml) | 4101 | 上皮细胞培养基EpiCM |
6550 | 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piC (5×105/1ml) | 4101 | 上皮细胞培养基EpiCM |
6560 | 人虹膜色素上皮细胞HIPEpiC (5×105/1ml) | 4101 | 上皮细胞培养基EpiCM |
6570 | 人结膜成纤维细胞HConF (5×105/1ml) | 2301 | 成纤维细胞培养基FM |
6580 | 人无色素睫状上皮细胞HNPCEpiC (5×105/1ml) | 4101 | 上皮细胞培养基EpiCM |
6590 | 人小梁网细胞HTMC (5×105/1ml) | 6591 | 小梁网细胞培养基TMCM |
6620 | 人眼球脉络膜成纤维细胞HOCF (5×105/1ml) | 2301 | 成纤维细胞培养基FM |
6630 | 人结膜上皮细胞HConEpiC (5×105/1ml) | 6511 | 角膜上皮细胞培养基CEpiCM |
20. sciencell女性生殖细胞系统 Female Reproductive Cell System
货号 | 产品名称 | 货号 | 产品名称 | |
7000 | 人子宫肌层微血管内皮细胞HMMEC (5×105/1ml) | 1001 | 内皮细胞培养基ECM | |
7010 | 人子宫内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EMEC (5×105/1ml) | 1001 | 内皮细胞培养基ECM | |
7020 | 人子宫肌层平滑肌细胞 HMSMC (5×105/1ml) | 1101 | 平滑肌细胞培养基SMCM | |
7300 | 人卵巢微血管内皮细胞HOMEC (5×105/1ml) | 1001 | 内皮细胞培养基ECM | |
7310 | 人卵巢表层上皮细胞HOSEpiC (5×105/1ml) | 7311 | 卵巢上皮细胞培养基OEpiCM | |
7330 | 人卵巢成纤维细胞HOF (5×105/1ml) | 2301 | 成纤维细胞培养基FM | |
7600 | 人乳腺微血管内皮细胞HMMEC (5×105/1ml) | 1001 | 内皮细胞培养基ECM | |
7610 | 人乳腺上皮细胞HMEpiC (5×105/1ml) | 7611 | 乳腺上皮细胞培养基MEpiCM | |
7630 | 人乳腺成纤维细胞HMF (5×105/1ml) | 2301 | 成纤维细胞培养基FM |
21.sciencell胎盘细胞系统Placenta Cell System
货号 | 产品名称 | 货号 | 产品名称 |
7100 | 人胎盘微血管内皮细胞 HPVEC (5×105/1ml) | 1001 | 内皮细胞培养基ECM |
7110 | 人羊膜上皮细胞HAEpiC (5×105/1ml) | 4101 | 上皮细胞培养基EpiCM |
7120 | 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HVT (1×106/1ml) | 7121 | 滋养层细胞培养基TM |
7130 | 人绒毛间充质成纤维细胞HVMF (5×105/1ml) | 2301 | 成纤维细胞培养基FM |
22.sciencell脂肪细胞系统Adipose Cell System
货号 | 产品名称 | 货号 | 产品名称 |
7200 | 人脂肪微血管内皮细胞HAMEC (1×105/1ml) | 1001 | 内皮细胞培养基ECM |
7210 | 人脂肪细胞-内脏HPA-v (1×106/1ml) | 7211 | 前脂肪细胞培养基PAM |
7220 | 人脂肪细胞-皮下HPA-s (1×106/1ml) | 7211 | 前脂肪细胞培养基PAM |
23.sciencell间充质干细胞系统 Mesenchymal Stem Cell System
货号 | 产品名称 | 货号 | 产品名称 |
7140 | 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 (5×105/1ml) | 7501 | 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基MSCM |
7150 | 人绒毛膜间充质基质细胞HCMSC (5×105/1ml) | 7501 | 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基MSCM |
7500 |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MSC-bm (5×105/1ml) | 7501 | 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基MSCM |
7510 |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MSC-ad (5×105/1ml) | 7501 | 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基MSCM |
7520 | 人肝脏间充质干细胞HMSC-he (5×105/1ml) | 7501 | 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基MSCM |
7530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SC (5×105/1ml) | 7501 | 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基MSCM |
7540 | 人肺间充质干细胞HPMSC (5×105/1ml) | 7501 | 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基MSCM |
7550 | 人脊柱间充质干细胞HVMSC (5×105/1ml) | 7501 | 间充质干细胞培养基MSCM |
24.sciencell脐带细胞系统Umbilical Cord Cell System
货号 | 产品名称 | 货号 | 产品名称 |
8000 |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 (5×105/1ml) | 1001 | 内皮细胞培养基ECM |
8010 | 人脐动脉内皮细胞HUAEC (5×105/1ml) | 1001 | 内皮细胞培养基ECM |
8020 | 人脐静脉平滑肌细胞HUVSMC (5×105/1ml) | 1101 | 平滑肌细胞培养基SMCM |
8030 | 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HUASMC (5×105/1ml) | 1101 | 平滑肌细胞培养基SMCM |
25.sciencell干细胞来源细胞 Stem Cells Derivatives
货号 | 产品名称 | 货号 | 产品名称 |
1650 | 人多能干细胞来源的神经干细胞HiPSC-NSC(1×106/1ml) | 5931 | 神经诱导培养基PSCNIM |
6240 | 人多能干细胞来源的心肌细胞HPSC-CC (1.5×106/1ml) | 5921 | 心肌细胞培养基CPM |
客户收到细胞先不开盖,放在培养箱静置若干小时后(看细胞密度而定)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并对细胞进行不同倍数拍照(建议受收细胞时的培养基拍一张照片,观察培养基的颜色和是否有漏液情况,显微镜下拍细胞100X,200X各一张),排除细胞本身污染的情况;
收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未开封,出现污染状况我们负责免费发送一株细胞。
2.2 如为悬浮细胞,吸出培养液,1000转/分钟离心5分钟,吸出上清,管底细胞用新鲜培养基悬浮细胞后移回培养瓶。
注意:换液时一半用我们的培养基,一半用你们的,以免细胞不适应而造成生长不好。
三、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培养的相关技术(重点知识)
1 细胞的复苏
【概述】
复苏细胞要求快速融化的手段,这样可以保证细胞外结晶在很短的时间内即融化。避免 由于缓慢融化使水分渗入细胞内形成胞内再结晶对细胞造成损害。
【用品】 培养液、吸管、离心管、培养瓶
【步骤】
[1] 打开水浴锅,将温度调至 37 ℃;
[2] 从液氮中取出冻存的细胞株,用镊子夹住冻存管(戴防护面罩),迅速置入 37 ℃的 水浴锅中,不断振摇冻存管,使之尽快融化,要在 1-2 min 内完成复温;
[3] 完全融化后,取出冻存管,移至超净工作台,用 75%酒精擦洗消毒,用无菌吸管吸取 细胞悬液移至无菌离心管,加 10 倍的含 10%胎牛血清的培养液,用吸管轻轻吹匀;
[4] 细胞悬液离心,1000rpm,5-8min,小心弃上清液。加入适量含 10%胎牛血清的培养 液,接种于培养瓶中,置于 37℃、5% CO2、饱和湿度孵箱中培养;
[5] 次日更换培养基,以后按常规培养方法进行培养。如果复苏时细胞密度较高及时传代。 细胞复苏时细胞密度以 5×105 个/ml。
2 细胞的传代
【概述】 培养细胞传代根据不同的细胞采取不同的方法。贴壁生长的细胞用消化法传代;部分贴 壁生长但粘附不牢固的细胞也可以用直接吹打传代;悬浮生长的细胞可以采用直接吹打或离 心沉淀后再分离传代,或直接用自然沉降法吸除上清后,再吹打传代。
【用品】 PBS(或 Hanks 液)、0.25%胰蛋白酶(或含 EDTA)、培养液、吸管、培养瓶
【步骤】 贴壁细胞消化传代法:
[1] 用无菌吸管吸弃瓶内旧的培养基;
[2] 用 PBS 洗二遍,以防止残留培养液中的血清对胰蛋白酶的抑制作用,向瓶内加入 0.5--0.8 ml 胰蛋白酶(以 25cm2),轻轻摇动培养瓶,使胰蛋白酶流遍所有的细胞表面; 加入的消化液适量,因为消化液过多对细胞有损伤,同时也需要较多的含血清培养液 去中和;
[3] 消化在 37℃培养箱或室温 25℃以上的环境下进行消化,消化 2--5 min 后,把培 养瓶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胞质回缩、细胞间隙增大,细胞变圆后,立即将培养瓶 立起并加入少许含血清的培养液,终止消化;
[4] 用无菌吸管反复吹打瓶壁细胞,吹打过程按顺序进行,从培养瓶底部一边开始到另一 边结束,以确保所有底部都被吹打到;吹打过程中动作要轻柔,尽可能不要出现泡沫, 这些都损伤细胞;
[5] 加入新鲜含 10%胎牛血清的培养液,然后将原培养瓶中的细胞悬液吸出,分别接种在 新的培养瓶中。 悬浮细胞的传代:因为悬浮生长细胞不贴壁,故传代时不用采用消化法,可直接传代或 离心收集细胞后传代。直接传代即让悬浮细胞慢慢沉淀在瓶底后,将上清洗掉 1/2—2/3,然 后用吸管吹打形成细胞悬液后,再传代。 悬浮细胞多采用离心方法传代,即将细胞连同培养液一并转移到离心管内,离心 800—1000r/min,5min,然后去除上清,加新的培养液到离心管内,用吸管吹打使之形成细 胞悬液,然后传代接种。 部分贴壁生长的细胞,不经消化处理直接吹打也可使细胞从壁上脱落下来,而进行传代。 但这种方法仅限于部分贴壁不牢的细胞,如 Hela 细胞等。直接吹打对细胞损伤较大,导致较 大数量的细胞丢失,因此绝大部分贴壁生长的细胞均需消化后,才能吹打传代。
3 细胞的冻存
【概述】 冻存细胞时要缓慢冷冻。因为细胞在不加任何保护剂的情况下直接冷冻时,细胞内外的 水分都会很快形成冰晶,冰晶的形成将引起一系列的不良反应。首先细胞脱水使局部电解质 浓度增高,pH 值改变,部分蛋白质由于上述因素而变性,引起细胞内部空间结构紊乱,细胞 内冰晶的形成和细胞膜系统上蛋白质、酶的变性,引起溶酶体膜的损伤使溶解酶释放造成细 胞内结构成分的破坏,线粒体肿胀、功能丧失并造成细胞能力代谢的障碍。胞膜上的类脂蛋 白复合体在冷冻中易发生破坏引起胞膜通透性的改变、使细胞内容物丧失。细胞核内 DNA 也是冷冻时细胞易受损部分。如细胞内冰晶形成较多,随冷冻温度的降低,冰晶体积膨胀造 成 DNA 的空间构型发生不可逆的损伤性变化,而引起细胞的死亡。 在细胞冻存时要尽可能的均匀地减少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内冰晶的形成是减少细胞损 伤的关键。目前多采用甘油或者二甲基亚砜作为保护剂。这两种物质在深低温冷冻后对细胞 无明显毒性,分子量小,溶解度大,易穿透细胞,可以使冰点下降,提高细胞膜对水的通透 性;加上缓慢冷冻方法可使细胞内的水分渗出细胞外,在胞外形成冰晶,减少细胞内冰晶的 形成,从而减少由于冰晶形成造成的细胞损伤。
【用品】 胰酶、含血清培养基、DMSO(分析纯)或无色新鲜甘油(667.83kPa 蒸汽高压消毒)、 吸管、离心管、冻存管
【步骤】
[1] 用无菌吸管吸弃瓶内旧的培养基;
[2] 加入少量 PBS 冲洗二遍, 用胰蛋白酶把单层细胞消化下来,依据传代的方法把细胞 悬液收集于离心管中,离心 1000 rpm,5-8 min;
[3] 小心弃上清液,加入配置好的冻存培养液,用吸管轻轻吹打使细胞均匀,然后将含有 细胞的冻存液转移到无菌的冻存管中,每个冻存管加液 1-1.5 ml,细胞终密度为 (5—10)×106 /ml;
[4] 冻存管封口,做好标记,按照以下程序冻存:4℃,15min- 20 min,﹣20℃ 30min- 40 min,见细胞悬液结冻后,放入﹣80 ℃冰箱 3h 或放置一个夜晚,之后置于液氮中。
【注意事项】
[1] 从增殖期到形成致密的单层细胞以前的培养细胞都可以用于冻存,但选择对 数生长期细胞,已经长满的细胞冻存复苏后生存率很低。在冻存前换 1 次培 养液。
[2] 将标记好并装入冻存管的支架,从液氮容器口缓缓放入,按 1℃/ min 的降温速度, 在 30-40min 时间内使其到达液氮表面。再停 30min 后,直接投入液氮中。
[3] 细胞在首次冻存后要在短期内复苏 1 次,观察细胞对冻存的适应性。
4 细胞的计数
【概述】 细胞计数法是细胞培养研究中的一项基本技术,它是了解培养细胞生长状态,测定培养 基、血清、药物等物质生物学作用的重要手段。常用的细胞技术有血球计数板计数法和电子 细胞计数仪计数法。
【用品】 血球计数板、吸管、胰酶、培养液、显微镜
【步骤】
[1] 准备计数板:用无水乙醇或 95%乙醇清洁计数板和盖玻片,待干燥后,把盖玻片覆在 计数板上面,使之微微移向一侧,露出计数板台面少许;
[2] 用移液枪在计数板上盖玻片的一侧加微量细胞悬液,加样时不要溢出盖玻片也不能溢 入两侧的玻璃槽内,如果产生上述情况需对计数板冲洗和拭干后重新加样,加样量也 不要过少或带气泡;
[3] 在显微镜下,用 10×物镜观察,可见细胞均匀分散计数板各处。计算四角大方格内 的细胞数,压中线者只计算左线和上线者,右线和下线不计算在内(即仅计算压两个 边的细胞),成团细胞按单个细胞计算。按照下面公式计算细胞密度: (细胞悬液的细胞数)/ml=(四个大格子细胞数/4) ×稀释倍数×104
【注意事项】
[1] 消化单层细胞时,务求细胞分散良好,制成单细胞悬液。否则会影响细胞计数结果。
[2] 取样计数前,应充分混匀细胞悬液。在连续取样计数时,尤其要注意这一点。否则, 前后计数结果会有很大的误差。
[3] 镜下计数时,遇见 2 个以上细胞组成的细胞团,应按单个细胞计算。如细胞团 10%以 上,说明消化不充分;或细胞数少于 2 个/mm2或多于 50 个/mm2时,说明稀释不当, 需重新制备细胞悬液、计数。
5 培养细胞的运输
装运细胞的方法有两种,一种为冷冻储存运输,即利用特殊容器内盛液氮或干冰冻存, 保存效果较好,但较麻烦,且不宜长时间运输,多需空运。另一种简单的方法为充液法,步 骤如下: [1] 选择生长状态良好的细胞,可直接根据路程时间来选择接种细胞数量,一般以长满 1/3—1/2 瓶底壁为宜,去掉旧培养液,补充新的培养液到达瓶颈部,保留微量空气, 拧紧瓶盖,瓶口用胶带密封。 [2] 妥善包装运送,并用棉花等做防震防压处理。4—5 天可以到达目的地者一般放在贴身 口袋即可,到达目的地后倒出多余的培养液,仅保留维持细胞生长所需液量。37℃培 养,次日传代。 [3] 如果距离很近,如在统一城市内或数小时路程,也可将细胞附着面朝上,或把培养液 全部倒掉放在胸部口袋进行运送。仅靠附着于细胞表面的培养液,可使细胞短时间不 致受损。 6 多药耐药细胞的培养 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 MDR)是指肿瘤细胞长期接触某一化疗药物,不仅对 此种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而且对其他结构和功能不同的抗肿瘤药物也产生交叉耐药性的现 象,是造成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耐药指数(RF)=某种药物针对抗药性细胞的 IC50/某种药物针对敏感性细胞的 IC50。 逆转指数(reverse index, RI)=不加逆转剂时某种药物针对抗药性细胞的 IC50/加入逆 转剂后某种药物针对抗药性细胞的 IC50。 体外低浓度梯度递增联合大剂量间断冲击方法诱导肿瘤细胞对特定细胞产生耐药性。 第二节 细胞培养污染的检测和排除 组织培养细胞被有害物污染是组织培养工作的大敌。应用组织培养进行研究工作,除需 要好的实验设计和技术方法外,成败的关键还在于能否避免污染。一项好的研究,或建成的满 意细胞系,往往由于遭受污染而前功尽弃。因此,一个组织培养工作者,要始终注意防止污染。 培养细胞被污染,人们注意的是真菌、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现在看来已经不够,当 前“污染”一词的概念应该是,凡混入培养环境中对细胞生存有害的成分和造成细胞不纯的异 物,都应视为污染。从这一概念考虑,组织培养污染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微生物:真菌、细菌、支原体和病毒 化学物质:影响细胞生存的非细胞所需的化学成分 细胞:非同种的其它细胞 当然在培养中以微生物污染为多见,化学污染较少;但近年随细胞种类增多,不同种细 胞交叉污染却屡有发生,以致在 ATCC 接受入库细胞中特设同工酶检测一项,目的在于证明 是否有 HeLa 等细胞的交叉污染。但细胞交叉污染只要工作细心,是容易防止的,而微生物 污染在实际工作中却是难防止和易发生的。
1 污染途径
各种污染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和媒介发生:
[1] 空气
空气是扩散微生物的主要途径。由于空气流动性大,在操作场地与外界隔离不严 和消毒不充分的情况下,外界不洁空气很容易侵入造成污染。因此,培养设施不宜置于通风 场所。现各实验室普遍应用净化工作台,能产生无菌的屏障气流,可防止不洁空气污染。净 化工作台使用过久,过滤层受尘埃堵塞情况下,工作时不带口罩或外界气流过强、污染空气 均可进入操作野,导致污染。又不同季节和不同地区空气内含菌数不同;炎热夏季尤其南方 多雨地区空气湿度大、含菌数量多,工作应特别注意。空气是不断流动的;虽用消毒措施也 难以排出空气中所有微生物,但每立方米内含菌数不应超过 1--5 个。
[2] 器材
培养器皿和容器洗刷不净残留污物、培养用液灭菌不彻底等,都可引入有害物。
[3] 操作
实验操作马虎、动作不准确、消毒观念不强,使用的吸管、刀、剪沾染微生物等; 或封瓶口时不严,都可发生污染。同时培养两种以上细胞,操作不慎,使用同一吸管或 用液,可能导致细胞交叉污染。
[4] 血清
血清也是污染细胞的来源,有的市售血清制备水平低、检测不严,常已被支原体 和病毒污染。
[5] 组织
初代培养组织常有污染;有的是在手术中污染,有的本身可能是被污染的组织(如 已经发生溃烂的肿瘤组织);手术用碘酒消毒后,擦拭不净可能混入碘污染。
2 污染对细胞的影响
体外培养细胞
[1] 细胞一旦污染,很难挽救,制霉菌素或放线菌素 D 或双抗都于事无补,建议舍弃该污染细胞, 将环境彻底消毒。无菌室经甲醛熏蒸消毒后,可用同等量的氨水喷洒中和,约几小时即可进 入操作。
[2] 细菌污染
较常见的污染细菌有大肠杆菌、假单孢菌,白色葡萄菌等。细菌污染后大多 能改变培养液 pH 使培养液变混浊,也有的对培养液无肉眼可见影响,只在镜下观察发现菌 体时才能感知污染。细菌增殖迅速,能消耗营养液和产生毒素抑制细胞生长,毒性大的细菌 很快导致细胞崩解死亡。加用抗生素的培养用液一般可预防和排除个别少量细菌的污染。一 旦发生细菌污染很易发现,多数情况下培养液短期内颜色变黄,出现明显污浊现象。 细菌和霉菌污染多在传代、换液、加样等开放性操作之后发生。而且由于增生迅速,多 在发生污染 48h 以内就已明显。因此在实验的初两天密切观察实验样本是否有污染发生, 这样可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补救或排除。
[3] 支原体污染
支原体是细胞培养中常见、不易被察觉和干扰实验结果的一种污染。从 1952--1972 年间,有人检查了 54 个实验室的 9700 个各类培养细胞时发现,有 11%的细胞受 到了支原体的污染。当前随实验室设备的改善和技术方法的改进,支原体污染率有所下降, 但尚未能彻底杜绝,污染仍时有发生。支原体污染是细胞培养研究室重点预防对象。 支原体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目前所知能独立生活的小微生物,它无细胞壁, 形态呈高度多样性,小的直径 0.2 微米,可通过滤菌器。支原体大小介于 0.2~2 微米之间, 约有 1%可通过滤菌器,因此往往难以发现。支原体形态多变,有圆形、丝状或梨形:光镜下 难以看清其结构。支原体多吸附于细胞表面或散在细胞之间,横断面很像细胞微绒毛的横断 面。 不同支原体的生物学性状有很大差别。所有支原体都需要固醇,部分需要精氨酸,有的 需氧、葡萄糖,有的有 DNA 酶活性、溶血作用和凝集作用;有的缺乏或全无某一特性,因此 支原体对培养细胞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大多数支原体适于偏碱条件下生存(pH7.6--8.0),对酸 耐受性差,对热比较敏感;对青霉素普遍有抗药性;青霉素作用主要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 支原体无细胞壁,故不受影响。细胞受支原体污染后,个别严重情况下,加之细胞敏感,可 使细胞增殖缓慢、部分细胞变圆、从瓶壁脱落。但多数细胞受污染后,无明显变化,或有微 细变化却由于传代和换液而被缓解。在观察不够细心和缺乏经验时,外观上往往给人以“正常” 的感觉,实则污染细胞会受到多方面潜在的影响。
[4] 细胞交叉污染
细胞培养中,细胞间交叉污染并不罕见,多是由于在培养操作过程中各 种细胞同时进行,混杂使用所用器具或液体所致,这种污染能使细胞的生长特性、形态特征 等发生变化,有些变化较轻微、不易察觉,有些则可能由于污染的细胞具有生长优势终压 过原来细胞而导致细胞的生长抑制,终死亡。常用观察细胞形态、分析生长特性和核型、 检测细胞的标记物等方法检测交叉污染的细胞。
3 污染的检测
[1] 细菌、真菌污染的检测
肉眼观察 细菌、真菌污染常在传代、换液、加样等开放性操作之后发生,而且增生迅 速,若有污染,在 48 小时内可明显观察到,例如培养液变混浊,或略加振荡有很多漂浮物漂 起。 接种观察 采用普通肉汤接种或用未加双抗药物的培养液接种,也可发现是否有污染。 镜下观察 在倒置显微镜的高倍镜下可见培养液中有大量圆球状颗粒漂浮,即为细菌污 染。 若细胞之间有丝状、管状、树枝状或卵形的物质常为真菌污染。
[2] 支原体污染的检测
相差显微镜观察 直接取少许培养液滴在载物片上,再盖上盖片观察,支原体在镜下呈 暗色微小颗粒,多位于细胞与细胞之间,有时可见类似于布朗运动的表现。应注意与细胞破 碎溢出的内容物如线粒体等相区别。 荧光染色法观察 用荧光染料 Hoechst33258,此染料能与 DNA 特异地结合,可使支原 体内的 DNA 着色,荧光显微镜下支原体呈绿色小点,散在于细胞周围或附于细胞表面。 电镜检测 若条件许可,可用扫描电镜或透射电镜观察。一般在细胞培养 48~72 小时, 细胞接近汇合前,用胰酶消化细胞制成细胞悬液后进行固定、包埋、切片后才能进行观察。 培养检测 将细胞悬液 5mL 加入 45mL 支原体肉汤培养基,培养 14 天后观察肉汤培养 有无雾状沉淀,然后取 0.5ml 加入已冷却到 50℃的培养基中,再用琼脂培养基做分离培养, 37℃培养 3 天观察有无“荷包蛋”菌落出现。
[3] 病毒的检测
应用电镜技术快速诊断动物病毒病。 逆转录_聚合酶链反应 RT-PCR 检测病毒。
4 污染的预防
防止污染,预防是关键,预防措施应贯穿于整个细胞培养的始终。培养细胞 的污染一旦明确,多数将无法救治,如果污染的细胞不是具有重要的价值,一般发现污染后 应尽快弃之,以防污染扩大影响其他细胞。因此,应尽力预防污染的发生。防止的关键在严 格无菌操作,把好每一关口,尽可能禁止其他污染的物品进入培养操作环节。
[1] 器皿准备中的预防
用于细胞培养的器皿应严格清洗,做到真正洁净;应该无菌的物品, 要做到消毒严格,真正无菌;器皿在运输、贮藏过程中,要严格操作,谨防污染。
[2] 开始操作前的预防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应当按厂家规定,定期清洗或更换超净工作台 的空气滤网,请专职人员定期检查超净工作台的空气净化标准;检查培养器皿是否有消毒标 志,有条件的实验室应尽可能使用一次性无菌器皿;检查新配制的培养液,确认无菌方可应 用;操作前提前半小时启动超净工作台及紫外消毒灯;操作者应消毒双手和戴口罩。
[3] 操作过程中的预防
主要包括:在超净工作台面放置的所有培养瓶瓶口不能与超净工作 台的风向相逆,不允许用手触及器皿的无菌部分,如瓶口和瓶塞内侧;在安装吸管帽、开启 或封闭瓶口操作时要经过火焰烧灼,并在火焰附近工作;吸取培养液、细胞悬液等液体时, 应专管专用,防止污染扩大或造成培养物之间的交叉污染;使用培养液前,不宜过早开瓶; 开瓶后的培养液应保持斜位,避免直立;不再使用的培养液应立即封闭瓶口;培养的细胞在 处理之前勿过早暴露于空气中;操作时不要交谈、咳嗽,以防唾沫和呼出气流引发污染;操 作完毕后应将工作面整理好,并消毒擦拭工作面,关闭超净工作台。
[4] 其他方面的预防
主要有:为了确保培养物的安全,应及早冻存有价值的培养物;购入 的未灭活血清应采取 56℃水浴灭活 30 分钟的措施以使血清中的补体和支原体灭活;对新引 进的细胞株应加强观察,防止外来的污染源;超净台的风机不能过大,风机到 6-8 格。否则 也可能能致霉菌污染;孵箱应定期清洁(2 月左右),尤其在多雨的季节,培养箱清洗方法是: 用 84 液擦洗-清水擦洗-75%酒精擦洗-紫外灯照。定期打扫无菌室:每周打扫一次,先用 自来水拖地、擦桌子、超净工作台等,然后用 3‰来苏尔或者新洁尔灭或者 0.5%过氧乙酸擦 拭。
5 污染的排除
培养的细胞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应及时处理,防止其他细胞被污染。通常选 高压灭菌被污染的细胞,然后弃掉。如果有价值的细胞被污染,并且污染程度比较轻,可通 过及时排除污染物,挽救细胞恢复正常。常用的排除微生物污染方法有如下几种:
[1] 抗生素排除法
抗生素是细胞培养中杀灭微生物的主要手段。各种抗生素性质不同,对 各种微生物的作用也不同,联合应用比单用效果好,预防性应用比污染后使用好;如果发生 微生物污染后再使用抗生素,常难以根除。有的抗生素对细菌仅有抑制作用,而无杀灭效应。 反复使用抗生素还能使微生物产生耐药性,且对细胞本身也有一定影响,因此有人主张尽量 不用抗生素处理,当然,一些有价值的细胞被污染后,仍需用抗生素挽救,在这种情况下, 可采用 5~10 倍于常用量的冲击法,加入高浓度抗生素后作用 24--48 小时,再换入常规培养 液。有时可能奏效。抗生素的参考用量和效果列于表。 表 常用抗生素及推荐用量 抗生素 抗菌谱 常用浓度 细菌 真菌 支原体 青霉素 链霉素 庆大霉素 四环素 卡那霉素 两性霉素 制霉菌素 G+ GG+/GG+/GG+/G- + + + + + 100IU/ml 100μg/ml 200μg/ml 10μg/ml 50μg/ml 2μg/ml 25μg/ml
[2] 加温除菌
根据支原体耐热性能差的特点。有人将受支原体污染的细胞置于 41℃中作用 5~10 小时(长可达 18 小时)以杀灭支原体。但 41℃对培养细胞本身也有较大影响,故在处 理前,应行预试验,确定出限度杀伤支原体而对细胞影响较小的处理时间。
[3] 动物体内接种
受微生物污染的肿瘤细胞可接种在同种动物皮下或腹腔,借动物体内免 疫系统消灭污染的微生物,肿瘤细胞却能在体内继续生长,待一定时间后,从体内取出再进 行培养繁殖。
[4] 与巨噬细胞共培养
在良好的体外培养条件下巨噬细胞可存活 7--10 天,并可分泌一些细 胞生长因子支持其他细胞的克隆生长。与体内的情况相似,巨噬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仍然 可吞噬微生物并将其消化。利用 96 孔培养板将极少量的培养细胞与巨噬细胞共培养,可以在 高度稀释培养细胞、极大地降低微生物污染程度的同时,更有效地发挥巨噬细胞清除污染的 效能。本方法与抗生素联合应用效果更佳。